环境保护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08年度报告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09:21:50   浏览:804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环境保护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08年度报告

环境保护部


环境保护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08年度报告

公告 2009年 第16号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第492号令)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35号)要求,我部编制了《环境保护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08年度报告》,现予公布。

  附件:环境保护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08年度报告

  主 题 词: 环保 信息公开 报告

                      二○○九年三月二十日

  附件:

  环境保护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08年度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下称《条例》)以及《环境保护部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下称《办法》)的有关规定,编制本报告。

  一、概述

  2008年5月1日,《条例》和《办法》开始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开始成为建设阳光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一项基本制度。环境保护部认真贯彻《条例》和《办法》,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保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准备工作的通知》的要求,2008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编制《环境保护部信息公开指南》和《环境保护部信息公开目录》

  为贯彻落实《条例》和《办法》,做好正式实施之前的准备工作,我部于2007年10月12日开始进行《环境保护部信息公开目录》和《环境保护部信息公开指南》的编制工作。并于2008年4月30日正式对外发布了《环境保护部信息公开目录》(第一批)和《环境保护部信息公开指南》。

  《环境保护部信息公开目录》(第一批)由机构基本信息、政策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污染控制、生态环境保护、核与辐射安全、环境监察执法、环境质量与监测、环境规划统计、环境科技标准、行政体制与人事管理、环境宣传教育、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等部分组成。目录基本涵盖了环境保护行政管理的主要范围,并将在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中,根据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领域不断补充和完善。

  《环境保护部信息公开指南》对环境保护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范围、形式和17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做出了规定。同时明确了依申请公开的办理机构、申请的内容及办理程序。

  (二)建立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信息公开专栏

  为方便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环境保护部政府信息公开情况,查询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和办理依申请公开信息,我部于2008年5月1日起在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开设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提供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文件和依申请公开申请表格下载等服务。

  (三)加强对地方环保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

  在积极做好环境保护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同时,我们加强了对地方环境保护部门政府信息公开的指导,在2007年召开全国环保系统政务信息公开现场会的基础上,2008年12月,环境保护部组织全国环境保护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培训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主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相关人员参加了政务公开业务培训。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公开的主要内容

  时刻关注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活动和重要信息,并以专题的形式图文并茂的报道环境保护部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就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开设专栏、专题,包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环境保护部抗震救灾工作、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可持续消费国际研讨会、2008年六?五世界环境日、2008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08全国环保厅局长会议、绿动未来-2008绿色创投、环境一号卫星成功发射、第五届中华宝钢环境奖入围候选单位(个人)公示、纪念第14个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等;发布2008年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成绩查询系统;制作并发布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近岸海域水质公报、环境统计公报等。

  2008年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共发布文章11763篇;网站访问人次和被访问页面数稳步增长,全年访问人次突破1266万人次,被访问页面17659万页。

  建设和维护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英文版,对部领导的重要活动及讲话、要闻、大事记等进行同步翻译并发布。

  建设完成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数据中心一期,已正式上线。数据中心一期整合的主要内容有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环评机构、环评工程师、环评岗位证书持有人员、限制类固体废物进口、自动类固体废物进口、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持证单位、环境标志产品认证、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空气质量日报分析、全国主要流域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周报、主要流域重点断面水质分析等数据,向社会公开发布并提供查询。

  (二)公开形式

  1.互联网

  公众通过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www.mep.gov.cn)可查阅环境保护部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务公开”专栏,可向环境保护部提出信息公开申请。

  2.中国环境报

  通过中国环境报公开重要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重要领导讲话等内容。中国环境报每周发行5期,每周一至周五出版,通过报刊订阅、向部分企事业单位发放等形式发行。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申请情况

  截至2009年3月1日,环境保护部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68件, 来我部当面提交申请1件,占1.5%;以网上提交表单形式申请61件,占89.7%;以传真形式申请1件,占1.5%;以信函形式申请3件,占4.4%;以其他形式申请2件,占2.9%。

  申请内容主要涉及环评报告、监测数据、污染减排、污染事故情况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

  (二)申请处理情况

  68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已经全部答复。

  四、咨询处理情况

  环境保护部共接受公众咨询106人次,其中现场咨询2人次,电话咨询92人次,网上咨询12人次。咨询内容主要涉及申请方法、政府信息公开答复期限、行政许可事项、监测数据、投诉情况等方面。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环境保护部收到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申请2件,受理2件,截至2009年3月1日办结2件,受理率和办结率分别为100%和100%。在办结的2件中,依法予以维持的2件,为100%。其中,复议主要集中在环境影响评价、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等信息公开问题。

  对环境保护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申诉1件,申诉主要集中在数据提供内容等需进一步落实方面。

  六、政府信息公开收费信息

  环境保护部现阶段未对公众提出依申请公开收取任何费用。

  七、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08年环境保护部依据《条例》和《办法》,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公众需求相比尚存在一些差距,公开形式及便民性需要进一步提高。结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009年我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一步改进:

  (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配套工作

  根据近一年使用情况及发现的问题,对环境保护部信息公开申请表进行修改。制定正式对外答复使用格式。制定相应的政府信息公开实施细则、管理办法、奖惩办法。

  (二)扩展政府信息公开途径

  继续扩大政府信息公开途径,公开环境保护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人事任命、领导讲话、财政支出、环境影响评价、污染减排等信息;发行环境保护部公报,免费对各级环保部门、公众阅览室、图书馆等部门发放,为公众提供更方便的查阅环境保护资料的更多选择;在中国环境报开设政府信息公开公告专栏,利用中国环境报媒体资源,将环境保护部最新动态、环保法规、领导讲话等内容对公众进行广而告之。

  (三)改进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体系

  依据公众反映的问题对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体系进行修订,主要将修改目录分类方法、目录内容划分、目录中内容的详细解释等方面,努力做到使公众使用目录体系时能够快速寻找到相关信息。

  (四)深化政府信息公开

  继续重点推进与社会发展和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府信息公开,推进地方环保部门编制本行业政府信息公开实施细则;进一步及时、规范做好公文类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强专业性强及公众关注度高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定等文件配套解读材料编写工作,并探索相应的工作机制;以政府信息公开带动办事公开,以办事公开带动便民服务,进一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与网上办事和电子政务工作的结合。

  (五)加强政府信息公开

  加强新闻宣传,开展政府信息公开主题日活动,提高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业务学习和培训,注重条线横向联系、纵向指导的沟通协调机制,不断提升政府信息公开整体工作水平;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各项保障措施,丰富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检查、考核手段,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评估办法的指标体系。

  八、说明与附表

  本报告电子版可在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www.mep.gov.cn下载。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施行《开放海事卫星船站纳费业务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


关于施行《开放海事卫星船站纳费业务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1990年1月1日,国家海洋局

各分局:
现将《开放海事卫星船站纳费业务的暂行规定》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向船舶飞机调度指挥中心反映。

开放海事卫星船站纳费通信业务的暂行规定
一、为方便随船出海人员与国内外亲友或相关单位间的信息联系,国家海洋局船舶所装海事卫星通信船站对船上各单位和个人开放纳费通信业务。其通信方式暂定为电传和电话(传真)两种。为加强对海事卫星通信船站的使用管理,更好地为用户服务,特制订本规定。
二、收费范围
凡与船舶行动的指挥调度、科研信息、气象保证以及船舶的后勤补给等无关,且需使用海事卫星船站进行信息传输的单位和个人,均应按照本规定交纳通信费用。
三、收费标准
使用海事卫星船站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费用,根据用户所申请的通信方式、通达地点和通信实际时间,收取岸站费、陆线费和船舶服务费。其收费标准规定如下:
1.电传
发往海事卫星通信岸站所在国家或地区,自动业务最小计费时间30秒,收费2.50美元。每增加6秒,加收0.50美元(不足6秒的按6秒计);发往海事通信卫星岸站所在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最小计费时间30秒,收费3.50美元。每增加6秒,加收0.70美元(不足6秒的按6秒计)。
2.电话
发往海事卫星通信岸站所在国家或地区,自动业务最小计费时间30秒,收费6.00美元。每增加6秒,加收1.20美元(不足6秒的按6秒计);由操作员转接的业务,最小计费时间3分种,收费36.00美元。每增加1分钟,加收12.00美元(不足1分钟的按1分钟计)。发往海事卫星通信岸站所在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自动业务最小费时间30秒,收费7.00美元。每增加6秒,加收1.00美元(不足6秒的按6秒计);由操作员转接的业务,最小计费时间3分钟,收费42.00美元。每增加1分钟,加收14.00美元(不足1分钟的按1分钟计)。
每份电传或电话均加收通信费用的10%+1.00美元的船舶服务费(其中包括船站使用费和上海电报局收取的报费结算手续费)。
四、结算办法
用户属于外籍的,以美元结算;对于国内人员折合成人民币结算。因个人私事进行的通信,其费用由船站负责代收;外单位人员因公进行的通信,其费用由用户所在单位与国家海洋局船舶飞机调度指挥中心财务结算。其中船舶服务费的30%折合成人民币后,由船站留用,其余通信费用与船舶卫星通信船站使用记录一起,在船舶返航后,交国家海洋局船舶飞机调度指挥中心财务与上海电报局统一核算。任何单位不得截留外汇。
国家海洋局船舶飞机调度指挥中心银行账号:
开户银行:北京西城南礼士路分理处
账 户:国家海洋局船舶飞机调度指挥中心
账 号:930423-40


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访条例》宣传和培训工作的通知

全国妇联办公厅




妇厅字〔2005〕15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访条例》宣传和培训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妇联:
新修订的《信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关于抓好《条例》宣传和骨干培训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访条例〉宣传和培训工作的通知》(中信联办函〔2005〕9号)的要求,积极配合党和政府构建大信访工作格局,提升妇联信访干部素质,规范信访工作行为,引导妇女群众依法信访,现结合妇联系统当前的信访形势,就进一步做好《条例》宣传和培训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妇联系统对《条例》宣传和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修订《条例》,依法做好信访工作,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顺应信访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是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加强《条例》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对于全面贯彻实施《条例》,推动信访工作的改进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妇联组织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妇联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信访工作的一部分,是妇联组织联系妇女群众、了解妇女问题的窗口,是向党和政府反映妇女儿童问题、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更是妇联组织服务大局、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阵地。因此,各级妇联组织要充分认识《条例》宣传和培训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积极配合党和政府及时在广大妇女群众中宣传《条例》,让广大妇女群众尤其是信访人全面、正确了解《条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了解信访的程序和信访人的权利、义务以及相关规定,引导广大妇女依法有序表达利益诉求。
各级妇联组织要以宣传贯彻《条例》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妇联组织信访工作行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妇联信访工作,提高配合党和政府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能力,提高代表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能力。
二、妇联组织开展《条例》宣传和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要求
妇联组织开展《条例》宣传和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领导同志对信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联系新时期妇联信访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全面理解、深刻领会《条例》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坚持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与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相结合,发挥群团工作优势,在广大妇女群众中掀起学习宣传《条例》的高潮。同时,进一步健全妇联信访工作机制,加强信访队伍建设,提高妇联组织依法处理信访事项的能力和水平。
(一)《条例》宣传工作的重点和要求。根据中央指示精神,《条例》宣传要围绕畅通信访渠道,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信访秩序这条主线,突出既要规范信访工作行为,又要规范信访人行为这两个重点。各级妇联组织要结合妇联组织信访工作的实际和特点,着重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对信访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信访工作的指示精神,宣传《条例》确定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宣传《条例》对畅通信访渠道、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意义。同时,要多宣传各级妇联组织依法做好信访工作的基本经验和先进典型,多宣传妇女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使问题得到及时、妥善解决的生动事例。
各级妇联组织要严格按照中央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导向,把握宣传重点,全面准确阐述《条例》的各项规定,防止绝对化和片面性。既要大力宣传畅通信访渠道的重要性、紧迫性,又要宣传维护信访秩序的必要性、严肃性;既要宣传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要严格依法办事,维护信访秩序,又要强调带着深厚感情做好群众信访工作,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既要宣传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又要讲清《条例》规定的信访人各项义务。要充分发挥各种宣传手段和媒介优势,形成合力,造成声势,使《条例》宣传进单位、进社区、进村镇,深入人心,为贯彻实施《条例》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条例》培训工作的重点和要求。妇联组织开展《条例》培训教育工作的重点人群是各级妇联领导干部、一线信访维权干部和基层妇联干部。各地妇联要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培训,切实提高培训质量。要通过开展培训,进一步完善维权信访工作信息联系点制度,建立和完善信访预警机制,健全妇联组织信访工作机制。各地妇联要按照地方政府贯彻《条例》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认真组织、积极参加各地政府组织的信访工作培训。要把《条例》培训教育列入各级妇联组织的普法教育计划,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分级分批举办信访工作人员培训班,加大案例交流在培训中的份量和力度,结合妇联组织开展工作的特点,增强对《条例》的深刻理解。各级妇联组织还要注重在妇联法律帮助/服务网络、维权志愿者以及基层专兼职妇联信访干部中开展更为广泛的宣传培训,交流经验做法,提高基层信访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基层依法、及时、就地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和基层。
全国妇联近期举办了省级学习研讨班,全国31个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的妇联权益部负责人、信访工作专职干部参加了本次研讨。研讨班探讨了当前的信访工作形势,解读了《条例》的主要精神,全面学习了修订《条例》的指导思想、《条例》确定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并针对妇联信访工作中反映的突出问题,听取了各地妇联对《妇联系统信访工作规定》的修改意见。
三、加强组织协调,使《条例》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条例》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各级妇联组织要结合《全国妇联关于进一步加强妇联信访工作的意见》(妇字〔2004〕35号)精神,充分利用学习宣传贯彻《条例》的良好环境,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结合本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加强领导,周密计划。《条例》的宣传和培训是加强和改进当前信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基础。各级妇联领导要高度重视,真抓实干,把《条例》的宣传和培训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抓实抓好。分管领导要亲自部署、把关、协调。要按照宣传和培训的总体要求,加强分类指导,做好总体安排,认真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宣传和培训计划,及时掌握基本情况和进度,加强对宣传口径、培训教材、各类活动组织和活动内容的把关。要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注重培养宣传和培训骨干力量,保证宣传和培训计划落实。要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及时协调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宣传和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协调,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社会化维权机制和不断拓展的基层维权网络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
(二)抓住典型,创造经验。各级妇联组织要随时关注信访动态,主动收集、认真研究《条例》施行后妇女群众在信访投诉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注重抓住一些具有一定典型性、确属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应当解决却迟迟得不到关注或解决的重大案件,通过各级处理信访问题协调联席会议、信访协作组、信访督查室等信访协调机制和信息反馈渠道,以及妇联牵头的各级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协调组等社会化维权机制,积极争取党政领导重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协调,协助有关职能部门推动案件最终解决,为妇联组织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提供鲜活的素材,也为妇联组织贯彻落实《条例》精神,解决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提供宝贵的经验。
(三)认真总结,及时反馈。各地妇联要及时收集各级妇联组织配合党委、政府开展《条例》宣传和培训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注重发现在宣传和培训工作中涌现出的妇联组织信访工作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主动听取妇女群众和基层妇联组织对《条例》的宣传和培训以及贯彻落实的意见建议,认真总结宣传和培训工作的主要成效,掌握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并及时上报全国妇联。

全国妇联办公厅
2005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