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资质就位有关问题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08:24:13   浏览:803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资质就位有关问题的通知

交通部办公厅


关于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资质就位有关问题的通知

厅公路字[2001]584号


各省、自治区交通厅,北京市交通局,天津市市政工程局,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各计划单列市交通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局: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第87号令)、《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建[2001]82号)已于2001年7月1日起施行。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积极配合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完成了第一批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资质就位的审查工作。现根据第一批资质就位工作开展情况,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 关于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资质就位工作

1、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资质就位工作要严格执行《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第87号令)、《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建[2001]82号)、《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建办建[2001]24号)、《关于建筑业企业资质就位的意见》(建办建[2001]25号)和《关于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补充意见》(建办建[2001]41号)。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审查职责,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进行认真核对,严格把关。对申报公路工程施工资质的企业均要一视同仁,做到公平、公正。

2、要正确理解《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十三条和《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第7条的含义。“施工总承包企业投标或承包其他企业依法分包或者建设单位依法单独发包的专业工程,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承包类别资质”。申报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如承担其他企业依法分包或项目法人依法单独发包的路基、路面、桥梁工程,需同时申报路基、路面、桥梁专业承包资质。

3、在资质申报时,一项公路工程总承包业绩可分别计算到路基、路面、桥梁的业绩中。企业的一项业绩可同时用于申报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和路基、路面、桥梁等专业承包资质。

4、持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交通工程施工资质证书的企业和拟新申报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均应按照建设部新的资质管理规定进行就位。原则上持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交通工程资质证书的企业参加建设部第三批的就位,拟新申报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资质企业参加建设部第四批的就位。

二、 关于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工作

资质就位工作从2001年7月1日始至2002年6月30日结束。在此期间,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在进行公路建设市场准入管理工作中,对未取得新资质证书的企业,要严格执行《公路建设市场准入规定》(交通部2000年第6号令);对已取得新资质证书的企业,应根据部有关规定并依照新的资质管理规定和资质等级标准进行管理。

取得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的总承包企业可参加路基、路面一并发包的公路工程投标,取得路基、路面等专业承包资质的专业承包企业和取得路基、路面等专业承包资质的总承包企业可承担其他企业依法他包的路基、路面等专业工程或参加项目法人依法单独发包的路基、路面等专业工程的投标。各地、各单位在今后的公路工程招投标中,均依照此原则做好对施工企业的资格审查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办公厅(章)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浅谈善意取得制度

苏佰林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项交易规则。善意取得是物的所有权及其他权利的一种特殊取得原因。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是指财产占有人无权处分其占有的财产,如果他将该财产转让给第三人,受让人取得该财产时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将依法即时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在此情况下,第三人取得该物的所有权,而原权利人不得向第三人行使物上还请求权,只能请求侵权人赔偿损失。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明确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最大限度的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该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市场交易关系,保护善意的交易相对人,促进社会经济秩序之稳定,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有序地发展。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该法在第九章对善意取得制度作了详细的规定。其中第一百零六条规定:
  “无处分全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向无权处分人请求赔偿损失。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款规定。”

  根据以上规定,适用善意取得,我们归纳起来主要以下四个要件:
(一)让与人对让与的财产无处分权。所谓无权处分,是指让与人无处分权而从事了法律上的处分行为。对财产的处分权是属于财产所有人,让与人是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的,如果让与人有权处分则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常见的无权处分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无所有权的情形即占有委托物的情形,如承租、保管或借用人对承租或保管、借用的财产而将该财产出让给他人;二是所有权受到限制的情形,如某一共有人未经其他共有人的同意,而将共有财产处分给他人;三是代理人擅自处分被代理人的财产的情形,如代理权终止、超越代理权、无权处分的情形下,也有可能发生无权处分的情况。
(二)受让人受让该财产时是善意的。善意取得以受让人受让动产时主观上为“善意”且无重大过失为其必备要件。所谓善意,是指第三人于受让时,不知出让人为非所有人,也不知出让人无权处分。财产的善意取得以受让人的善意为条件,如果受让人具有恶意,则不得适用善意取得。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受让人自始不知道该物为善意取得,因此,善意的适用时间应为物权变动行为发生之前,在此之后即受让人取得所有权,原权利人不得以受让人恶意要求返还原物。
在善意取得制度中,这种善意应为“推定善意”,这一原则已为德国民法、我国台湾地区民法明文确认。第三人和占有人(无权处分人)进行交易行为时,根据占有的权利推定效力,以及占有的公信力,我们应推定第三人为善意,如果原权利人主张权利,则负责举证第三人为非善意,如不能举证,第三人则为善意而取得财产所有权。
(三)受让人取得财产是基于合理的价格有偿转让行为。善意取得是以有偿取得为前题条件,受让人在取得财产时,必须向出让人支付相应对价。因此受让人取得的财产必须是通过有偿的法律行为来实现,如果通过继承、赠与等无偿行为取得财产,则不能产生善意取得的效力。
(四)已作出了物权变动行为。根据《物权法》规定,动产的物权变动必须作出了交付行为,交付可以为现实交付、简易交付、指示交付及占有改定。登记是不动产物权的生产要件,如果受让人没有为权利的变更登记,也就没有实现物权的变动,即使受让人占有财物,财产的物权仍属于原权利人。因此,只要符合以上四个条件即可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原权利人只能向无权处分人要求赔偿,而不能向受让人行使物权请求权。


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河区人民法院 苏佰林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广东省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深市监规〔2012〕3号


各有关单位:

  为了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调动社会公众举报食品安全违法线索的积极性,我局制定了《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二○一二年四月十八日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鼓励社会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提高举报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线索的积极性,明确食品安全举报奖励的发放和申领程序,根据《深圳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深食安委〔2012〕1号,以下简称《办法》)及《关于落实深圳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有关事项的通知》(深食安办〔2012〕4号),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局依照法定职责查处下列违法行为的,按照《办法》及本实施细则予以奖励:

  (一)在食用农产品流通环节加工、运输、销售活动中使用违禁药物或者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

  (二)使用非食用物质和原料生产食品,违法制售、使用食品非法添加物,或者使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的;

  (三)收购、加工、销售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肉类及其制成品,或者在市场内发生的向禽畜及禽畜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

  (四)加工销售未经检验检疫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的;

  (五)生产、经营变质、过期、混有异物、掺假掺杂伪劣食品的;

  (六)未按食品安全标准规定,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

  (七)仿冒他人注册商标生产经营食品、伪造食品产地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食品生产许可标志等质量标志生产经营食品的;

  (八)制售有毒有害和假冒伪劣食品的“黑作坊”;

  (九)将餐厨废弃物、废弃食用油脂加工后作为食品油销售的;

  (十)本局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并经人民法院做出刑事判决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第三条 举报登记机构在登记食品安全举报时,应当提示举报人实名举报,同时提示举报人匿名举报将无法获得举报奖励,并详细记录举报人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举报时间;被举报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涉嫌违法行为的性质;涉嫌违法物品的种类、数量、存放地点等。

  匿名举报的,举报受理机构应当注明提示情况。

  第四条 食品安全举报应当有明确、具体的被举报人。举报人批量举报的,应当提供被举报人的详细名单;未提供被举报人的详细名单的,视为无明确、具体的被举报人。

  第五条 对电话咨询举报受理部门的,举报登记机构应当明确告知举报受理部门及联系方式。

  第六条 举报分派机构分派举报事项时,对属于本实施细则第二条所规定的奖励范围内的举报事项,应当向办案机构做出提示。

  第七条 接到食品安全举报后,办案机构受理人员应当填写《违法行为举报登记表》。经办案机构负责人审批同意,由办案机构负责人指定办案人员对举报案件线索进行核实。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予以立案。办案机构接到不同举报人对同一事项举报的,办案机构受理人员应当分别填写《违法行为举报登记表》,并告知后举报人。

  第八条 对食品安全来访和书面举报(包括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办案机构经审查认为不属于本级或者本局监管职责范围的,应在接到举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填写《深圳市食品安全举报转办函》,书面通知并移交有权处理的监管部门。办案机构同时填写《深圳市食品安全举报转办告知书》,向举报人反馈转办情况。

  举报内容涉及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或者存在争议,且本局作为最先受理举报的部门的,举报分派机构应在接到举报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转交对口业务处(科)室,对口业务处(科)室在接到举报分派机构转来举报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按规定报市(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裁定。市(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做出裁定后,办案机构根据裁定意见办理举报事项或者移交有权处理的监管部门。

  第九条 举报案件行政处罚决定生效且执行完毕后,办案机构根据《办法》第九条和第十二条的规定确定奖励发放对象和举报等级,并在5个工作日内填写《举报奖励审批表》,对举报人是否符合奖励条件、举报内容、举报等级、奖励标准及奖励金额提出具体意见并说明理由。

  第十条 办案机构根据举报人提供的线索或者证据进行调查后,依据以下原则确定奖励范围与金额:

  (一)最终认定的违法事实与举报事项不一致的,该举报不属于奖励范围;

  (二)最终认定的违法事实与举报事项部分一致的,相一致的部分为有效举报,不一致的部分为无效举报,无效部分不计算奖励金额;

  (三)除举报事项外,办案机构还认定了其他违法事实的,对其他违法事实做出的处罚决定不计算奖励金额。

  第十一条 办案机构应当将《举报奖励审批表》、《行政处罚决定书》、《违法行为举报登记表》、罚没款缴款凭证及举报材料报办案机关执法监督机构(指市局执法监督处及分局承担执法监督职能的科室,下同)审查。办案机构对报送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二条 执法监督机构应当在接到办案机构报送的材料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对举报人是否符合奖励条件、举报内容、办案机构建议认定的举报等级、奖励标准及奖励金额进行审查。

  办案机构与执法监督机构就举报人是否符合奖励条件、举报内容、举报等级、奖励标准及奖励金额等问题分歧较大,无法取得一致的,报同级局务会议审议决定。

  第十三条 经执法监督机构审查同意后,办案机构将《举报奖励审批表》报财审机构审查。财审机构应当在接到《举报奖励审批表》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按照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查。举报奖励金的审批权限按照财务有关制度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经财审机构审查同意后,办案机构将《举报奖励审批表》报办案机关分管办案机构的负责人审批。

  第十五条 经审查决定给予或者不给予奖励的,办案机构应当在处罚决定生效且执行完毕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发出《举报奖励领取通知书》或者《不予奖励通知书》。

  第十六条 举报人举报的违法事实确实存在,本局因其他原因无法做出处罚决定,但确已制止违法行为或者清除违法行为场所的,可以按照《办法》对举报人予以奖励。办案机构在违法行为被制止或者违法行为场所清除后20个工作日内发出《举报奖励领取通知书》,同时向举报人书面说明做出的行政行为及效果。

  第十七条 本局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且人民法院做出刑事判决并罚没款入库的,本局对有关奖励问题的认定按照深圳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规定的方式进行。

  第十八条 举报人对奖励决定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举报奖励领取通知书》或者《不予奖励通知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办案机构提出书面异议,逾期未提出书面异议的,视为无异议。

  办案机构应当对举报人提出的异议予以复核,认为异议不成立的,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答复举报人;认为异议成立的,提出具体的意见和理由,并按本实施细则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办理。

  第十九条 举报人申领奖金时,应当出示本人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举报人委托他人代领的,受委托人需出示委托证明、委托人和受委托人的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举报人或者受委托人在《办法》规定的申领奖金期限内未提供前述证明材料的,视为放弃申领。

  第二十条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举报人联名举报的,联名举报人应当一同办理奖金申领手续。联名举报人委托他人代领的,按照第十九条规定办理。

  办案机关工作人员不能接受案件举报人委托领取案件举报奖励金。

  第二十一条 举报人申领奖金的,办案机构、财审机构会同监察机构共同发放。

  办案人员、财审人员和监察人员应当核实《举报奖励审批表》,填写《举报奖金领取收据》。举报人在《举报奖金领取收据》上签字后,财审人员向举报人支付奖金。

  第二十二条 奖励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财审机构应当自奖励金额兑现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填写《深圳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备案表》,并按照管理权限,向市(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申请备案。

  第二十三条 财审机构应当做好举报奖励情况的登记工作,填写《深圳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情况统计表》,每年7月10日前报送上半年统计表,次年1月10日前报送上年度统计表。

  第二十四条 《深圳市食品安全举报转办函》、《深圳市食品安全举报转办告知书》、《深圳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备案表》以及《深圳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情况统计表》按照《关于落实深圳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有关事项的通知》附件确定的样式填写。

  第二十五条 本实施细则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

  附件:1.违法行为举报登记表(略)

     2.举报奖励审批表(略)

     3.举报奖励领取通知书(略)

     4.举报奖金领取收据(略)

     5.不予奖励通知书(略)

     6.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举报受理方式(略)